零售数字化浪潮下,锅圈如何“越过山丘”?
2022-11-07 20:32:55
  • 0
  • 0
  • 0

1984年9月30日凌晨,天还没亮,原本应该空荡荡的西藏南路会稽路口聚集了一批市民。他们正等待着,上海粮油食品自选商场即将在这天早晨开业。

上海粮油食品自选商场,这是当时上海最大的超级市场,也是上海最早的超市之一。

尽管粮油食品自选商场的面积,还不足当时上海食品一店的六分之一,但顾客进店后能自由挑选货架上的商品,任意比较商品价格和重量,四百多件商品都是明码标价。

以上海粮油食品自选商场为起点,中国零售业在过去近三十年里突飞猛进,第一家连锁超市、第一家综合商场、第一家外资商超、第一家会员超市相继落地中国。期间诞生了永辉、大润发等一批零售巨头。

时过境迁,在互联网时代下,零售业开始更多提及“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无论互联网巨头或传统零售企业,都在尝试让技术与零售擦出别样的“火花”,但最终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尝试,往往是一地鸡毛。

数字化转型专家、全球商业服务(GBS)前副总裁托尼·萨尔德哈曾表示,“数字化转型的失败率高达70%”,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范的流程”。

那么,在数字化转型的康庄大道上,零售企业如何才能走得更顺畅?

零售转型“大浪淘沙”

自2016年“新零售”概念被提出以来,盒马、永辉超市、锅圈食汇等互联网巨头和零售企业,都在加速推动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新零售转型的浪潮下,零售商超的门店装潢越来越大气、设计风格越来越多变,商品种类更丰富,数字化支付方式逐步得到普及。

不过,新零售如果仅仅改变交易方式与门店环境,也只是学到“皮毛”。

正如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所言:不能说弄个App就是新零售。

新零售的“新”是区别于传统零售的,是从供应链到销售端实现全链路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传统供应链流通环节冗余的问题,都是零售转型过程中有待解决的。

就比如食材领域,整个供应链上游极为分散,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主,缺乏标准化管理,食材零售平台要将生产源头的农户集中起来,难度非常大;同时,中餐食材多为生鲜品类,对冷链运输的标准化要比一般食材更严格。

传统供应链端存在的问题如何用数字化的方式解决?

多点DMALL董事长、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表示,如果零售企业要抱团取暖、要做大规模,一定要推进彻底的数字化、全面的数字化;要回归商业本质,就是要用数字化的理论、技术、方法对流通企业重新来过一遍,而不是简单地加一个电商系统或者数字化的CRM。

用数字化再造零售链路,平台不仅要大量接入技术工具,更要在业务中贯彻互联网思维,在管理架构中强调扁平化,以实现企业经营视角的转变。

因此,经历过2016年新零售风口的大浪淘沙后,如今零售企业再“言及”零售转型,也从原先的“皮毛”,深入到供应链、组织架构等本质环节。

专注食材领域的锅圈食汇正是这样一家企业。

锅圈CEO杨明超表示,锅圈一直在探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直达工厂和产地,即反向供应链,如何去掉中间化,将大量的数字化接入,是锅圈数字化重构传统食品供应链的关键问题。

知名的供应链管理学家马丁·克里斯托弗也表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在上游,锅圈通过自建产品研发中心、合作代工厂及食品产业园等方式,将分散的食材企业加以集中,缩短流通链路,提升流程中的标准化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不仅如此,锅圈还在2019年自建云信息中心的数字化系统,目前云信息中心已经涵盖了动态盘点、SAAS云平台、智能补货、供应商协同等功能。

依托于数字化系统,供应链端不仅能有效缩短中间环节,更能基于数据跟踪新品、加速产品迭代,有利于高效整合供销两端。

目前,锅圈还开始向B端中小餐饮企业开放包括产品和数字化服务在内的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解决中小餐馆在食材采购方面的诸多难点。

可见,以供应链升级为触点,锅圈正走在零售转型的正确道路上。

而另一方面,基于云信息中心的大量数字化功能,锅圈正在提升门店及消费者运营的精细化水平,进一步链接“人货场”。

链接“人货场”

今年4月,疫情“袭击”上海,民众正常的“买菜吃饭”一度成为难题,锅圈食汇在此期间成为民生保供单位,在保障民生物资的同时,也通过企业微信社群的方式,链接更多消费者。

锅圈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锅圈刚刚上线团购套餐时,很多消费者都想咨询开团时间、产品种类等问题,但仅靠门店有限的人手,很难全面解答消费者的疑问。

于是,锅圈方面迅速组建了名为“小区团购突击队”的企业微信群,并在锅圈商城小程序上开放群二维码,引导顾客加群,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上述负责人透露,企微群开放当天,加群人数就超过1000人;最终建成八个群,而居家办公的锅圈员工被逐一分配到各个群内,解答顾客问题。

不止在疫情期间,目前每家锅圈食汇门店都有专属的企微群,店长会引导在门店消费的顾客加群,方便与顾客沟通。

企微群是门店与周边消费者建立链接的有效方式;此外,锅圈的APP、会员系统等,都是门店链接消费者的重要桥梁。

以会员系统为例,当消费者成为锅圈会员后,后台管理系统就会记录下顾客每次的选择偏好、金额和频次,便于更好的为消费者推荐产品。

从企微群到会员系统,为何链接消费者如此重要?

看商业模式,传统零售以卖货为主,经营思维以销售商品为中心,但在新零售时代,互联网应用高度普及,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基本都能在线上完成。

因此,零售企业的思维也需要从销售商品转变为运营消费者,及时感知、应变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让供应链和销售端距离消费者更近。这正是锅圈深入链接消费者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仅如此,伴随智能系统的升级,锅圈整体的运营精细化水平一直在提升。

以补货环节为例,过去餐饮零售门店进货往往是通过excel表记录,甚至店长直接手抄进货单,然后再发给经销商或批发商,环节低效其极易出错。

最关键的,在缺少数据指导的情况下,餐饮零售门店往往会出现库存滞销或积压的问题,热销商品经常缺货、冷门商品却卖不动,导致门店库存成本持续增加。

现在,利用锅圈的智能补货系统,不仅能实现所有产品的库存实时数据在系统上清晰可示,同时还能根据销售数据、库存数据以及天气、季节、节假日等叠加因素,计算出门店的最佳补货方案。

数据显示,通过智能补货系统,门店的产品周转天数可以从30天缩短至10天。

智能补货系统之外,锅圈还有能对仓储、EPR、报货等实现数据动态管理的SAAS云平台,以及能对数据进行搜集、整合、清洗、汇总、分析的智能BI系统。

以多元的数据工具为基础,锅圈在门店经营方面沉淀了大量经验,例如门店备货虾滑时,可以根据一人食或多人用餐等不同场景,备货规格大小不同的产品。这类运营经验借由门店督导,可以直接传达给加盟店店长。

可见,从供应链到门店销售再到消费者,锅圈正通过数字化方式将三者紧密整合,以提升商品的流通效率,沉淀大量可贯穿前中后端经营的有效数据。

过去,传统零售企业主要考虑如何把货卖出去;如今,以锅圈为代表的新零售平台更要考虑“如何把货卖好”,如何让消费者与平台产生紧密联系,如何让门店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在零售数字化转型的大路上,锅圈还要坚定的走下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