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荟团由攻转守:“要钱”还是“要脸”?
2021-08-23 16:53:32
  • 0
  • 0
  • 0

一夜之间,十荟团开启“敦刻尔克大撤退”。

8月19日,上海的十荟团团长们,或许正在自家店内,清点着今天送来的货物,盘算着不断增长的佣金,查看明日将送到的商品数量。

团长们丝毫没有察觉到,这将是他们团点营业的倒数第二天。

当天晚间,上海十荟团在各大团长群内宣布:十荟团将于8月19日22点暂停营业,8月20日将是最后一个配送日。

上海十荟团团长群公告上海十荟团团长群公告

对团长而言,关城来得迅速、突然,但这绝非个例。

据地歌网获悉,自8月20日起,沈阳、哈尔滨、青岛、福州、南宁、杭州、昆明等多个城市的十荟团业务,全面关停。

面对突然的业务大收缩,十荟团创始人陈郢在内部信中解释称:站在社区团购下半场的开端,我们必须自我革新,摒弃浮躁短视,回归商业本质,进行全面的业务升级。

“升级”固然正确,背后却暗藏隐忧。

硬币正面,从今年7月起,社区团购赛道上演了惊心动魄的淘汰赛,导致竞争格局加速分化,身处局中的十荟团,即便曾是“明星企业”,遭受冲击也再所难免。

硬币反面,轰然关城之下,曾经的十荟团供应商、基层员工,爆发了拖欠货款、未获赔偿等问题,这是十荟团必须直面的“商业伦理”拷问。

海水与火焰交织,十荟团的全面收缩,绝非“圆满谢幕”。

要脸?要钱!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十荟团要退出沈阳的?”

“一个小时前。”

8月19日晚,沈阳十荟团的一位采购告诉地歌网,从第二天(8月20日)起,十荟团将撤出沈阳、大连等辽宁省内重要城市,“事出突然,员工知道的时间不比供应商早。”

十荟团在全国多地关城关仓,部分地区则是做业务调整。据连线Insight报道,山东济南和济宁两地业务便进行了合并。

地歌网记者体验后发现,8月19日打开十荟团小程序,将定位选择在福州某团点,其主页面显示为“暂无热卖商品”,而新鲜蔬菜、肉禽蛋品等大部分品类栏目均显示为“采购中”,且无法打开。

福州十荟团小程序界面福州十荟团小程序界面

8月20日,记者再打开十荟团小程序的福州页面,主页商品虽恢复上架,但均为“包邮到家”商品。

实际上,十荟团早在今年5月就退出了宁波市场;但在本轮大面积关城中,据悉,十荟团仅保留江西、湖北和湖南等优势省份,其余地区几乎都在调整。

“大撤退”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站在十荟团背后的供应商和基层员工,却没能“善终”。

多地的十荟团供应商都向地歌网透露,近两个月内,十荟团的账期开始变长,并且以各种理由拖欠供应商货款。“从原先的T+3,提升到T+7,现在帐期变更为T+14,即便如此,货款依旧一再被拖延,甚至接近一个月才到账。”

一名广东的十荟团蔬菜供应商还表示,自己从今年5月退出十荟团,但货款、押金拖欠两个月都迟迟未退还,直到如今也仅退回一半的货款。

供应商被欠款并非单点现象,有十荟团的内部人士告诉地歌网,全国大部分十荟团业务均已经关闭,仅留存部分城市,而员工工资、供应商货款,均未结清。

甚至基层员工,也被拖欠了赔偿金。

“社保、公积金都没发,绩效奖励延迟不发,甚至突然辞退也不给一分钱赔偿。”一名杭州的十荟团前员工表示,自6月离职到现在,自己工作期间的绩效、冲单奖励,乃至社保、公积金都未能发放,辞退赔偿更是一分没有。

更有网传消息称,在部分区域,有十荟团的员工下午接到公司将解散的通知,“被离职”之后却未能拿到应有的离职赔偿。

一地鸡毛。

回看十荟团这次迅速的大面积关城,在社区团购如此胶着的竞争环节下,关城也意味着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亏损。

对十荟团这家创业公司而言,“活下去”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

不过,在关城之后,有十荟团的高管人士曾向媒体透露,十荟团的账户资金充裕,新一轮融资也已经基本完成。

再联系上相关的欠款事件,十荟团或许并非出于“资金链将断裂”的原因,拖欠供应商货款及员工赔偿,而极有可能是出于“战略止损”的原因,导致相关问题在多地频发。

原因依然值得深究,但就事实表现而论,一言以蔽之:在“要钱”还是“要脸”的选择题上,十荟团果断选择前者。

选择“要钱”就是选择“活下去”,但对曾经信任十荟团的供应商和员工而言,“轰然倒塌”之后,自己却只得到“一地鸡毛”,欠款和赔偿的兑付时间依旧是未知数。

不知道这些问题,是否在十荟团“转型升级”的考虑范畴内。

而再看供应商账期延长事件,十荟团的撤退其实早有预兆。

滑落

其实,十荟团的“式微”,并非从今日开始。

在上海,十荟团于今年3月底正式上线,最高峰时在上海的团点数量超过2万个,几乎与最先进入上海的多多买菜持平。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从5月起,上海十荟团开始大面积关团,“之前开的好多团点,现在都关了,只能BD给团长换号注册,复开。”一位BDM表示。

关团背后实际是十荟团的单量及市场份额下滑,前述BDM表示,今年8月初,十荟团在上海的团点数下降到约1.4万个,但每日交易量在一单以上的“日活跃团点”数量,仅有约1000个。

同时,在武汉,当地一家冰淇淋供应商表示,自己在盒马集市的日单量超过2000箱,多多、美团每天也有1000多箱订单,“十荟团每天只有几百箱。”

这与巅峰时期大扩张的十荟团,相去甚远。

去年11月底,十荟团完成1.96亿美元C3轮融资后,便开始上演“速度与激情”。在长沙,十荟团办公室的员工上班时间,由“早九晚六”变更为“早九晚七”,中高层甚至到晚上十点以后才下班。

全员仿佛都被上紧发条,之前有社区团购工作经验的BD入职十荟团,上午办理手续,下午就被派去外省开城。

快速冲锋之下,十荟团今年1月的全国日单量超1500万件,这超越了兴盛优选,使得十荟团在老三团中名列前茅。

同时,十荟团在今年3月完成阿里领投的7.5亿美元D轮融资,创下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单轮融资,并在随后陆续进入广西、浙江等省。

十荟团一度站上高峰,谁知,这也是坠落的开始。

今年5月起,在十荟团被市监局二度罚款后,平台的大额补贴被火速降温,各类“一分钱秒杀”商品不见踪影,京喜拼拼、盒马集市等筹划的大促活动,也被临时叫停。

地歌网此前曾分析称,在商品补贴暂停后,这对早期依靠烧钱补贴大举冲锋的平台而言,将带来极大不利影响,橙心优选便是案例之一;同时,监管加压也意味着,社区团购迎来新一轮的“分化与清退”。

屡获融资的十荟团,似乎也不能幸免。

如前所述,遭遇二度罚款后,十荟团在多地单量直线下滑,除原本的优势区域外,新城市的份额及单量,均在巨头挤兑之下,极速下跌。

在此层面,十荟团的“大撤退”并非空穴来风。

有十荟团的管理人士向媒体透露,此次部分城市关停属于战略调整,因为这些地区亏损率过高,不适宜继续开展业务,需要拿资金深耕核心城市,保存实力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由大扩张式进攻,转为收缩式防守,主抓盈亏平衡,在尽力止损的条件下与巨头拼消耗战,这也不失为十荟团的“上上策”。

这也是部分社区团购玩家的出路。

收缩止损

社区团购淘汰赛中,巨头却依然坚挺。

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两大巨头基于流量优势和品牌效应,以及自身在地面战争和电商运营上的经验,即使补贴被叫停,依旧保持着全国市场的领先。

同样地,大面积的商品补贴不被允许,美团和多多也失去了引流拉新的重要手段,但两大玩家也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前端运营、后端供应链建设上。

目前,美团优选正在强化团点运营,由BD为头部团长亲自拉新,并且深入到高校内开团;同时,美团还在全国陆续开展招商会,最远抵达宁夏、青海等西北省份。

另外,多多买菜则是在下沉市场推广大件货,试水团批业务;并且在供应链端新建生鲜加工PC仓,持续发力源头直采。

显然,新的行业监管之下,冲刺式的单量增长难以复制,长线的消耗战和持久战将是竞争主旋律,美团和多多对供应链和运营端的深耕,也是为了熬过这场长期战争。

巨头主导的消耗战下,战争时间被不断拉长,十荟团也开始转换策略。

关停持续亏损的城市,守住优势区域以主攻盈利,十荟团的“由攻转守”可谓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况且,十荟团在部分城市内也面临经营不善的问题,曾有内部人士向地歌网透露,十荟团南宁地区就存在运营问题,BD被划分为外包团队、本地团队和核心战队,三股力量很难保持步调一致。

不过,作为阿里支持的老三团重要玩家,十荟团不会主动下牌桌;而“坚持战斗”的十荟团,似乎已经觅得了新的合作路径:

十荟团将与阿里MMC在部分地区进行区域整合,在运营方面资源共享;将在供应链端接入阿里生态在内的各类合作伙伴;将在区域仓库和团长运营方面与阿里MMC进行有机整合。

陈郢在内部信中提到了十荟团新的未来,这自然也是竞争加剧后的无奈之举,幸运的是,十荟团背后还有阿里这样的巨头撑腰。

很多中小玩家并没有这种级别的“干爹”。

关城关仓以保存实力,但十荟团却留下了拖欠供应商货款和员工社保的层层漏洞;或许,在十荟团的创始人团队思考如何与MMC整合之际,更应该思考上述问题如何得到解决。

巨头提升了社区团购的战争规模,行业淘汰赛便不可避免,作为十荟团、兴盛优选这类创业平台,在一段时间内,终究会走上“由攻转守”的道路。

记者周宇浩对本文亦有贡献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