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新消费回暖,锅圈食汇坚守“功守道”
2023-02-08 16:28:13
  • 0
  • 0
  • 0

如果为2022年的新消费总结一个关键词,“渡劫”或许最为恰当。

过去两年被资本追逐、被用户热捧的新消费,在去年经历冷静期,市场与消费者逐步回归理性。不过,隧道尽头终有光,户外运动、新餐饮等赛道在过去一年成为焦点。

去年1月,可生食鸡蛋品牌“黄天鹅”获得6亿元C轮融资,创下近年基础食材领域中鸡蛋品牌融资金额最大的纪录;3月,牛肉社区新零售品牌“牛大吉”完成1亿元A+轮融资,深熊资本领投,老股东险峰长青跟投。

除基础食材领域外,一位餐饮投资人士表示,过去一年,具备流程化生产、规模化扩张的预制菜品牌也屡屡摘得风投资本的玫瑰枝。

民以食为天,在2023年消费回暖的大趋势下,更符合年轻消费者对品牌、品质追求的食材及预制菜领域,在新的一年还将产生新的变化。

尤其是,伴随消费需求的快速分化,用户在品尝食材时衍生出大量新的消费场景、对食材本身提出更细化的要求,这对零售企业将是新的考验。

食材新消费回暖,餐饮零售品牌又将如何进行“功守道”?

需求分化下的食材之变

2023年春节,作为疫情防控“新十条”颁布后的首个春节,在旅游景点的餐馆、在老家的步行街和电影院、在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几乎都是人头攒动,全国消费需求正在持续回暖。

据浙江省商务厅,春节七天假期,浙江29条步行街假期营业额及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51.98%、55.52%,较2020年春节有3倍以上增长;另据银联系统统计,春节期间,福建全省线下消费规模338.84亿元,同比增长11.5%。

内需回暖,这对消费、零售行业而言是“重大利好”。

如前所述,其实从疫情发生以来,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分化、场景迅速迭代。过去,用户更多考虑一件商品能不能买到,以及如何买到一块质量有保障的好食材?

现在,用户对食材的关注指标更加丰富,食材不仅口味和品质要过关,还要考虑包装颜值是否有特色、是否“高大上”,一部分消费者还关心食材是否健康、是否“有机”“低脂肪”。

消费场景同样如此,以前人们聚会用餐经常喜欢“下馆子”;现在,除了到店用餐之外,消费者还可以“在家吃饭”,甚至独居青年还可以“一人食”。

以火锅为例,近期一项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50-100元价位的火锅外卖订单占比达到63%,0-50元价位“一人食”火锅的线上订单占比更是排名第二。

消费需求与场景的多元化,倒逼餐饮零售品牌顺应需求、快速迭代。

在火锅食材领域深耕多年的锅圈食汇,就是餐饮零售赛道的“求变者”之一,其创始人杨明超最开始在郑州做“小板凳”火锅,之后不断向上游供应链延伸,转型做火锅烧烤食材。

相比于火锅餐饮店以大店居多,锅圈食汇的门店以社区店为主,目的是让食材离消费者更近,如果用户产生“在家吃饭”的需求,锅圈的门店布局确保他们下楼就能买到。

尤其是“一人食”场景,锅圈食汇不仅能提供一人套餐、两人套餐等“小火锅”,还在选品上覆盖了不同的消费场景。

比如锅圈食汇的虾滑产品,总部给加盟商提供了120克、150克和200克等不同的规格,更小的规格更适合“一人食”的消费者选用,也给加盟商的多元选品策略提供支持。

同时,结合不同节日的餐饮消费场景,锅圈还推出了各类综合产品。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中,锅圈推出“年夜饭”套餐,其中的“辣味什锦”套餐选用重庆老炮正宗麻辣锅底,包含毛肚、黄喉、川粉等川式火锅的“必选菜”,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对于不能吃辣的消费者,锅圈还推出了“家庭版佛跳墙”套餐,用大火熬制浓郁香醇的花椒鸡锅底,再配以肉质饱满的鲍鱼、扇贝肉和蛋饺,为消费者带来一份温情滋补。

针对“在家吃饭”的场景,锅圈食汇为消费者提供的选择不断增加。

笔者不止一次提到过,零售行业的“不变”就是变化,需求与场景的分化演变几乎是消费领域的常态,餐饮零售品牌更应该“因趋势而动”。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白皮书指出,到2025年,“在家吃饭”的市场规模将升至35529亿元,其中90后人群将成为中国“在家吃饭”的主力消费群体。

“在家吃饭”的消费升温对锅圈而言是好事,但餐饮零售品牌要在变化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不变的核心依然是“产品能力”。

向上游供应链要性价比

日本作家三浦展曾在《第四消费时代》中,将1912年起的日本社会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消费时代,少数中产阶级享受的消费;第二消费时代,以家庭为中心的消费势如破竹;第三消费时代,消费的个人化趋势风生水起;第四消费时代,重视“共享”的社会。

杨明超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第三消费阶段。在这个阶段,“性价比”的需求被放大,“渠道”的创新机会被放大,因为降低流通成本符合消费人群购买力的变化。

确实,过去一年,新消费的“价格”同样成为舆论焦点,从年初喜茶、奈雪的茶纷纷降价,到年中钟薛高引发“雪糕刺客”的争议,消费者呼吁新消费回归理性,用户也开始拥抱“性价比”。

不过,时常见诸报端的“性价比”一词,餐饮零售品牌如何实现。

定义要明确,“性价比”不等于便宜,“性价比”是“物美价廉”,是价格合理且商品质量过关,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通过“硬补贴”实现高性价比不是餐饮零售企业的出路。

“性价比”的破局之道在于供应链。

过去,消费者之所以认为一件商品性价比不高,是因为商品成本都出在流通环节,经销商、分销商从中加价赚取利润,再加上流通过程中出现的损耗,最终流通成本都得让消费者买单。

如今,在传统零售转型的趋势下,企业选品不断向上游产区、直供工厂靠拢,进一步缩短供需链路;加大对仓储、冷链等物流体系的建设,确保规模效应下的流通成本最优。

一份食材从源头产地直达消费者的餐桌,为实现这一理想链路,锅圈食汇等餐饮零售品牌不断深耕供应链。

背靠“中原粮仓”,河南本地就有大量优秀的食品企业,锅圈也早在2019年就在河南筹建食品工业园,目前入园的企业涉及底料、丸类、肉类等火锅食材的主要品类。

上游集合质量过硬的食品工厂,锅圈还从全球采购食材,深入国内100多个地市及海外十余个国家遴选食材,其中包括来自河南的黄河滩羊、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巴沙鱼。

比如一到丰收季,全国200多名锅圈采购员就深入山林间采摘当季优质食材,从源头把控品质,挑选出方竹笋、番茄、牛羊肉等产地食材,最后呈现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同时,锅圈还严控食材品质,在组织结构上成立品控部、督查部,食安部、风控部等,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不断接近上游产地、不断缩短商品流通链路,锅圈通过降低流通链路来实现更大的性价比优势,这符合消费趋势及零售供应链的演变。

通过供应链优势,锅圈食汇的零售价格比火锅店低60%、比综合超市低20%左右。

以高性价比吸引各年龄段的用户,锅圈食汇目前在全国拥有超万家门店,覆盖一线到六成城市,即使是偏远的边疆县城里,消费者也能买到锅圈“好吃不贵”的食材。

向上游供应链要性价比,再持续变革供销链路,最终让中国最广大的消费者都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也是锅圈面对消费趋势快速变化时的“不变之道”。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