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 脸谱化现实主义的弊病
2019-07-30 11:01:16
  • 0
  • 0
  • 0

文 | 陈璐

在猝不及防的国产片撤档期,作为幸存者的《银河补习班》并未能起到“救市”作用。

相比综艺《乐队的夏天》大火,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引得广泛关注,7月的电影院,连纳凉的好地方都不算。

《银河补习班》票房连续7天日冠,截止发稿累计票房超过7.5亿元,淘票票、猫眼电影上评分分别高达9.0和9.5;另一面的豆瓣上,评分却仅仅6.2,刚刚及格。

影评人和影迷并非与大众对立,也没有唱衰邓超俞白眉组合的意思,纯粹实事求是——《银河补习班》塞了很多创作者要说的话,但故事杂乱无章,让人夸不出来。

如果因为看到邓超的真诚用力,看到影片对教育、腐败等问题苍白的批判,就说这部电影涵盖很大的信息量,说它良心,说它好,那我只能说,这种好评,就跟影片的故事情节一样塑料,缺乏细节,经不起推敲。

这一次,邓超终于不把观众当“智障”糊弄了,但观众该为此感恩戴德吗?创作者对作品认真负责,是职业道德,以此来做文章,真是贻笑大方。

不过看这个包容度,也就不难理解我国影视行业各种“垃圾”作品丛生的现状了。

去年暑期档上映的《我不是药神》,不仅让观众泪洒影院,也让大家看到影片干预现实生活的力量。

但一颗明星并不能掩盖我国商业现实主义电影的乏力表现。《银河补习班》剧本踩雷并非偶然,还有大量类似的影片,前赴后继犯着同样的错误。

纸片人设

大众电影核心在故事。

好故事的核心在人物。

如何让故事中的人物,变成一个丰富立体的、非脸谱化的、活生生的人,是个大难题。

《银河补习班》当然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邓超饰演的马皓文一出场,就带着极爱孩子的超强属性呼应主题。但除了爱孩子之外,他还做了什么呢?

这个即将上场的亚运会火炬手心可真大,为给孩子用足球做地球仪,差点误了时间。跟班小弟前来提醒,马皓文一言不合上手就揍。

我们明白,主创团队想用这样的“小小瑕疵”来丰满人物形象。但马皓文并未因此可爱。

影片处处充满刻意爱孩子的痕迹,情节做作,让人怀疑这样的父亲是否真的存在于世界上。马皓文一反中国式严父形象,爱他,夸他,给他讲大道理,满足他的愿望。简直是小说里的超级英雄化身,没有父亲形象的温度。

按照这个设定,马皓文有现实中郑渊洁的才华财力地位还好(郑渊洁的孩子不想上学,他给儿子办了退学让孩子快乐成长),那么我们把这个故事当童话看,挺好。

可马皓文是谁?作为工程师,建造的大桥在亚运会当日塌了,为了给单位背锅,一声不吭去蹲了7年号子。

监狱里马皓文被狱友使绊子,监狱外马飞受同龄人霸凌,可真是一对亲父子。

马飞被小朋友欺负是因为父亲成了市里的“罪人”,逻辑尚可;监狱里的人欺负马皓文是什么动机呢?没有任何铺垫。仿佛只是为了平行蒙太奇,呼应同个时空的相似悲剧。

人物动机不明,所有事情只有结果,没有细节化的过程,就变成空喊口号,强行煽情。

难父难子时隔多年相见,一个是穷得吃不起路边店一碗面的失意中年人,一个是不学无术看《笑傲江湖》成为教导主任眼中钉的小少年。

两个人你追我赶在马路上瞎跑,以为是在上演什么偶像肥皂言情剧么?

这厢父子“爱恨纠葛”未罢,那厢教导主任大恶魔又来摧残祖国小花朵。

诚然我国教育制度有许多值得诟病之处,学校也有数不清的老师唯成绩论,但哪个教导主任闲到搬着小板凳专门抓某个学生迟到,为开除某个学生专门改他的试卷?

电影要通过强冲突不断增加戏剧性无可厚非,但打着现实主义的幌子,说着不着现实边际的事情,当我们没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吗?

再说马飞的学渣逆袭之路,没见刻苦用功,就算是真天才,只靠感受大自然,怕也不能经过一两次考试,从班里倒数变成全级前十吧?

电影路演中,编剧俞白眉说,学渣逆袭是他的真实经历。然真实经历在苍白影片面前,并没多大说服力。

这里不是质疑俞白眉逆袭成功的真实性,而是放置电影之中,只给观众呈现结果,过程中具体操作寥寥几笔带过,没有扎实细节,难让人信服。

毕竟马飞从头到尾也没表现出什么天才潜质。光靠他爸的几句慷慨陈词,学习成绩就突飞猛进。编剧导演这是要气死天下认真苦读的孩子们吗?

电影自带造梦属性,在故事里,实现现实生活中不可完成之梦想,遇到现实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或者纯粹天马行空,都可以。最终能让人获得共鸣的,不是影片中的那个时空,而是不同时空中,人身上的共性。

这种共性,或许是人物身上的弱点,或许是成长过程中的相似经历,或者是观众将自身缺憾寄托到故事中,通过完满结局,获得的心理满足。

电影与现实相反,再重要的结果,都只不过是结尾处给观众的一个交代,如何把过程中的故事做到环环相扣,让结果来得更加合理,是重点。

凡人历尽符合逻辑的磨难,成为更好的人,是商业电影惯用的套路,但让一个毫无特质的人躺赢,就算是电影造梦,造的怕也是白日梦吧?

直白而空洞的纸片人设,哪里来的说服力呢?又何谈代入感?

“塑料”现实

除了人设让人诟病之外,电影中的怀旧氛围,也让人尴尬。

俞白眉说,比起《阿甘正传》中的40多首怀旧金曲,《银河补习班》的9首已经很克制了。

用老歌没毛病,毕竟时代旋律自带当年的味道,恰到好处的使用能为电影增加韵味。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让《珍重》翻红,《夏洛特烦恼》也用了《一剪梅》等多首老歌,这些音乐的融入,不仅为电影增色,且让音乐时隔多年再次传唱。

随着情节水到渠成流出的音乐,往往对表达情绪有1+1>2的效果。但一言不合就放时代金曲,恐怕会喧宾夺主吧?

《银河补习班》中邓超出狱时响起的《当年情》,跟《英雄本色》中的《当年情》是一回事吗?

怀旧是张好牌,好牌滥用,就成烂牌。

看得出《银河补习班》是个野心很大的片子,跨越30年历程,从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想反映整个国家的共同记忆。

1990年8月7日,15岁的藏族姑娘达瓦央宗在海拔4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脚下,用太阳能取火器采集到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火种。历时一个月的“亚运之光”火炬接力,遍及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程18万多公里,参加者达1.7亿之众。

设计院的马皓文是传递圣火的其中一人。

7岁的马飞懵懵懂懂中为亚运会排练节目,肢体不协调遭到老师嘲笑。他的火炬手爸爸当众一手拿着火炬,一手抱起了他。完成了父子俩人生最初的高光时刻。并开始长达7年的漫长分别。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举全国之力申办的综合性运动会,1990年的金秋和那首《亚洲雄风》成为那个年代的形象代言。

1998年,14岁的问题少年马飞与父亲团聚,两人请假去旅行。途中遇到了特大洪灾“世纪洪魔”。

据报道,那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07亿亩),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

片中马飞被洪水冲走,救援人员决定放弃时,听到父亲大喊“要一直思考”,于是拆了水下的门板当成船,顺利自救。

时代观照是有了,但效果如何呢?

创作者让主人公经历所有大事件,并在所有事情中都当主角,一会儿在说以成绩为导向的非人教育,一会儿又说体制内的腐败,一会儿还说洪灾面前“保持思考从而自救”,什么都想讲,面面俱到的结果是,故事乏味。

看似现实的故事背后,是巨大的逻辑漏洞。创作者没有从人性出发分析突发灾难来临时,人的本能反应,也没有考量当时的社会情况。

基于空想,把现今的一些观念,想当然地置换了时空。

我们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往前推,1990年的马飞7岁,那么他出生在1983年。80后的父母应该是五六十年代的人。他们从一个物质精神均贫瘠的年代走来,多数人没有受过教育,少数受过教育的人,最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珍惜受教育机会才是主要导向。

这种情况下,旧时代的知识分子马皓文,在狱中与世隔绝好几年,出来第一天就与应试教育宣战。哪怕今时今日应试教育真的让家长孩子都苦不堪言,但放在1998年,这个反常的父亲,您在监狱中提前窥见了未来吗?

1998年还没有学区房这一说,如今寸土寸金的北京,当年的地产商请明星参加活动,一言不合就送东二环房子一套(朴树的真实故事),因为房子还没开始值钱嘛。义务教育在之后8年才普及,那时的学校哪有这么重视教育?重视到变态。

编剧导演让衡水中学模式提前十多年出现,批判性建立在想象之上,总是差了口气。

如果想要批判教育,何不让故事发生年代更贴近现今,显得更加真实呢?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没做好。

更可笑的是,这个看似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父亲,最终还是以成绩为导向。自己看不惯学校老师只看成绩的嘴脸,偏偏又和学校打赌,让儿子的成绩一学期内考入全级前十,以此证明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

这么说,天才与否的最终判定标准,还是成绩。

那么这种抗争的意义是什么呢?

不让孩子做课本之外的习题,就是素质教育了吗?把“一直想”三个字刻在家里,就是素质教育了吗?

如果真的反感应试教育,把孩子带回家教啊,何必害怕被这种唯成绩论的学校退学呢?

不否认,《银河补习班》承载了很多对教育、对生活的美好想象,但也只是想象罢了。

现实主义,并不代表大事件之中的强参与者的抗争故事。

上世纪四十年代,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讲的也是落魄的父子俩,故事也发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二战中。那对父子的动人之处,反而在于他们的平凡,在于不完美,在于随波逐流,在于人性与理性的抗争,甚至在于人性最终的降落。

拔高立意有很多种做法,反映社会现实不一定要情绪饱满参与评判。

编导们如果不让很多固有观念先入为主,以观念导出故事,使本来反映真实生活的故事,失去真实的质感,电影也不会这么难看。

先入为主的批判

《银河补习班》在批判,大家都知道。也有不少人说,这真是个敢说的电影,不仅抨击填鸭式的教育制度,还抨击政府部门的腐败无能,还反映社会中的人情冷暖。

是的,这些《银河补习班》都做了。但是做得不好。

它像个不成熟的学生作业,里面涵盖了太多泛泛而谈的空大理念,却没有足够的故事做骨架,撑起自己的意义架构。

商业电影,首要的是讲一个好故事,把一个好故事讲好。

前者,邓超俞白眉做到了,从题材角度,不论是父子亲情,还是教育问题,都能是很好的故事母题。后者,他们做得一塌糊涂。

意义本身是什么?在没有事情支撑之下,所有意义都是空想空谈。要批判,得现有批判的具体对象,然后有一说一,针对性行文,才算站住了。

好比影评人说《银河补习班》不够好,若没看过电影,凭空臆测,那不是扯淡吗?

邓超念书的年代和现在相差甚远,他的孩子们才刚刚到学龄,对于中国“残酷”的教育制度,往往是听其恐怖,而不知其真有多恐怖。

有做理想型父亲的想法无可厚非,真正成这种理想型父亲,需要的不止是所谓的理解和爱,还要有承担一切后果的勇气。

郑渊洁让只有小学文凭的儿子衣食无忧健康快乐,长大以后继承家业。这么做的背后,是财力物力的到位,思想上的“不强求”。

放置现实,想必天下父母都不愿孩子受苦,希望孩子在成绩之外人格健康发展,最好多才多艺,完美无瑕。但有几个人能不在乎世俗比较,有几个人能有郑渊洁这等“魄力”呢?

去骂,去拆解,是很容易很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做。

但是,对于大家都能诟病的教育制度,对于千军万马独木桥的高考,又有几个人真的做了点改变和贡献呢?

一边痛骂教育,指手画脚,一边转头要求自己的孩子用功读书——这是现实。

比起一味地无畏抗争,反感它又不得不接受它,似乎批判性更强。

戏剧的冲突不只是强烈的哭笑,巨大的痛苦和巨大的幸福引来的强烈反差,还该有细微之处的无可奈何。

平淡之中的细节是真实生活,真实比虚构有力量。

2018年末上映的《狗十三》讲中国式父女关系,从一个孩子的青春为原点,反映出成长的残酷和中年人生活的一地鸡毛,获得一致认可。

故事里的小姑娘也是叛逆少女,成绩优异,但这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曹保平没有把这些特质扩大化,所有元素都为表现生活这一主旨服务。40岁的中年男人带着孩子风光应酬之后,坐在车里压抑得哭泣。

父亲形象的垮塌,是对生活无可奈何的服输,这反而让整个电影充满人情味儿。七情六欲不是浮于表面的口号,不是“哈哈哈”和“哇哇哇”。

那些隐忍的暗流涌动,才是活生生的人样。

《我不是药神》中,徐峥完成凡人向“药神”的转化,并不因为他从一开始就高风亮节。那些符合逻辑的瑕疵,人本能受钱的诱惑去做事情时,意外感受到一部分弱者对自己的需要,从而找到人生价值,一次次的事件叠加,才让最终舍身为人这件事,合情合理。

观众看后,深感电影之真实。因为主人公之贪婪,是人之共性,主人公之善心,也是人之共性。

现实从来不是臆想。

《银河补习班》是邓超和俞白眉一起合作的第三部电影。相比之前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确实有所进步。但这并不够。

演而优则导在娱乐圈中广泛存在,但希望转行当导演的演员们好好打磨自己的实力,不要为了赚钱,失了好不容易维护起来的羽毛。

电影中不断出现“一直想”三个字,那么也希望,邓超俞白眉能够考量生活,脚踏实地,想清楚为什么《银河补习班》如此用心,却只能从题材上吸引大众,讲不出让业内认可的故事。想清楚豆瓣评分和猫眼、淘票票评分相差巨大的原因。

题材好,内容空,是我国现阶段不少电影存在的问题,与《银河补习班》相似,《失孤》等同样从现实出发,看得出团队的用心、电影的社会责任心,但乏力的故事,让影片播出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大众评分平台的高分,说明了观众对创作团队初心的肯定,这是对影片题材、观照现实的认可。

作为创作者,得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好评是继续下一部作品的信心,差评促使下一步作品进步。

早日告别脸谱化,故事情节配得起演员演技,影片票房配得上综合口碑,才算是成功的作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