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劳工问题审查,SHEIN的上市之路为何总有艰难险阻?
2024-10-18 10:50:41
  • 0
  • 0
  • 0

SHEIN的伦敦IPO又传来新消息。

彭博社近期报道称,SHEIN引入更多银行来帮助安排其潜在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其中Barclays Plc(巴克莱银行)和UBS Group AG(瑞银集团)已被选为SHEIN上市的账簿管理人,上市最早可能在2025年年初进行。

对此,Barclays、UBS和SHEIN均拒绝置评。

另据《金融时报》,近期SHEIN创始人许仰天亲自前往英国会见投资者,讨论重点是SHEIN的增长前景,这也被认为是SHEIN推进伦敦上市的积极信号。

自从美国上市计划告吹后,SHEIN一直在寻找新的上市地点,今年6月SHEIN被曝向英国市场监管机构秘密递交文件,而一向低调的许仰天亲自赶赴伦敦,足见SHEIN对本次上市计划的重视。

这家立足中国庞大的供应链、一度估值1000亿美元的快时尚巨头,希望闯入更大的资本市场,但因地缘政治、海外监管等多重问题,SHEIN的上市之路如同蜀道难。

路途遥远且艰险。

近期,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回答有关SHEIN上市问题时表示,所有寻求在伦敦出售股票的公司都将面临对工人权利的审查,“我们会关注任何问题,特别是关于劳动力权利的问题。”

劳工问题审查源自斯塔默在竞选时的承诺:在上任100天内最大程度提升工人权利;就在10月10日,英国副首相宣布最新的《就业权利法案》,明确提出赋予雇员弹性工作的权利、增加病假工资、防范不公平解雇。

海外监管压力的继续加码,无疑让SHEIN在英国上市的前景,又蒙上一层阴霾。

自去年尝试海外上市的波折,到如今类似的麻烦重复上演,SHEIN的海外发展似乎依然存在无解的难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TikTok到SHEIN,中国消费互联网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浪潮,势必会遭遇史无前例的挑战。

SHEIN的上市疑云

SHEIN在伦敦IPO遭遇的监管挑战,不只是劳工问题。

今年9月相关外媒报道称,英国工党商业特别委员会主席呼吁,对SHEIN可能在伦敦上市进行更严格的审查,他在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代表后也认为,“SHEIN很明显有一些尽职调查问题没得到解决。”

毋庸置疑,SHEIN在伦敦的IPO将遭遇更大的审查挑战。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如今的局面,仿佛是近一年前SHEIN在美上市遇阻的搬演。

2023年11月,SHEIN首度被曝出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秘密递表,但多次递表均遭遇相关监管部门及多位国会议员的阻挠,甚至一度为了符合上市要求,SHEIN的投资人还尝试在非公开渠道七折抛售股票。

但这并未化解SHEIN遭遇的监管压力。

今年3月,据卫报等多家英国媒体报道,SHEIN在英国的分销公司因未能披露其最终所有权,违反英国公司法,因为其提交的文件将新加坡总部列为控制人,但英国法律要求,英国公司必须申报其实际所有者为控制人,即具体到公司的个人或法人。

随后SHEIN表示,这一切只是注册过程中的疏忽。但英国税务政策协会的一位创始人表示,当我们向SHEIN公司询问时,他们拒绝透露新加坡公司的实控人是谁,“如果不尽快纠正,可以认为这是故意而非意外的违规行为。”

同月,法国国民议会讨论通过一项新提案,旨在打击低成本超快时尚。提案以减少纺织工业对环境影响为名,计划从2025年起,对每件快时尚产品征收5欧元(约合39元人民币)生态足迹附加费,到2030年将增至10欧元,但附加费不能超过商品标价的50%。

提出该法案的议员维奥朗还特别以SHEIN为例,指出快时尚纺织业正在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她表示,SHEIN及其“每天7200件新款服饰”是集约化时装生产的典型范例。

为缓解相关法案带来的负面影响,SHEIN随后推出「供应链即服务」的新举措,将对外部品牌和设计师开放其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技术。

曾被「过度保护」的技术系统和供应链在一夜之间放开,但SHEIN向欧盟的“示好”还未取得实际成效。英国欧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Tulquois向媒体表示,这类针对快时尚的方法有可能被「出口」到其他欧盟成员国,以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

实际上,环保监管与注册地问题,指向SHEIN在海外上市过程的两大问题,第一是SHEIN快速扩张之下的商业合规风险,第二是地缘政治博弈中企业身份问题的“迷雾”。这两项问题也是SHEIN将面对重重监管压力的根源。

溯源并不难,难的是在既有监管压力仍在层层加码的条件下,SHEIN如何寻求解决办法?

模式与身份的双重问题

SHEIN的成功,源自于对Zara小单快反模式的放大和提速。

据媒体报道,SHEIN在仅广东番禺就拥有300多家核心供应商,每天生产款式达数万种,依靠实时的数据反馈来按需补充订单;生产周期被压缩到5-7天,库存率仅为个位数,远低于行业均值。

植根于中国供应链,SHEIN直接了促进中国服装供应链的优化,使一批传统制造业者转型成为适应新渠道和新竞争的先进供给。

据《金融时报》援引美国供应链顾问布里顿·拉德的观点,他认为SHEIN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零售模式,以及一条让这种模式成功的全新供应链。

SHEIN在商业模式上的高效与创新,是其立足海外市场的根基,但在一个对合规要求更高的市场、被竞争对手和监管力量环伺的地区,SHEIN的一切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

去年5月底,就曾有海外买家在社交媒体晒出了SHEIN的耐克鞋仿冒品,随后SHEIN删除了这些商品,解释问题出在第三方卖家;近期德国《商业周刊》报道称,两家运动品牌Adidas、Puma正计划起诉SHEIN,因为其对Adidas和Puma产品的低价倾销,以及潜在的侵权问题。

不仅是侵权问题,今年9月,据新加坡媒体报道,SHEIN裁撤并重组了新加坡的技术团队;另有前员工爆料称,SHEIN新加坡总部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有员工一天8个小时都在刷YouTube。

模式创新背后,从业绩发展到组织架构,SHEIN都可能存在“速度掩盖问题”的现象;而除了自身商业模式的原因之外,多重问题集中出现也和SHEIN的企业身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今年5月,在美国米尔肯研究院全球大会上,SHEIN执行主席唐伟表示:“从供应链角度看,SHEIN是一家中国公司;从总部核心人员所在地,SHEIN是一家新加坡公司;从市场和价值观角度,SHEIN又是一家美国公司。”

这番言论在海内外掀起轩然大波,更有媒体爆料称,唐伟的不当言论引起了集团内部高层的不满。

言论或许有争议,但从实际行动来看,SHEIN似乎也试图摆脱“中国跨境电商”的主要标签,让自己变得更像一家“全球公司”,以此规避监管风险。

SHEIN虽然在南京成立,但2022年,SHEIN已经将总部迁至新加坡。去年7月,SHEIN在巴西投资建立了首个拉美工厂,还与当地12个州330家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达成合作。未来,SHEIN希望巴西供应链能承担拉美市场的主要销售。

SHEIN从去年开始启动了全球并购,相继收购美国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母公司SPARC集团三分之一的股份、并购英国时尚零售集团星狮集团旗下知名品牌Missguided。在扩大自身估值的同时,也希望明确自身“全球公司”的定位。

当然,从结果上看,SHEIN所面临的监管挑战,依然只多不少。

SHEIN向海外监管者展现开放、迎合的姿态,以换取短期内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喘息,但如果长期来看,一味让步很难让SHEIN在多重监管压力下「顺利脱身」,尤其当下欧美国家反全球化趋势盛行,即使迎合监管政策也未必有利于SHEIN的可持续发展。

况且,因为更多“鲶鱼”的加入,海外电商平台的竞争烈度正在与日俱增。速卖通便在近期推出百亿补贴频道,将跨境电商的供给竞争推升到新阶段。亚马逊也从今年以来数次降低佣金、上线比价标签,甚至计划推出专门销售白牌的“低价频道”,以应对更激烈的价格战。

竞争压力和监管压力难以做到有效平衡,本质上是SHEIN的“示好”路线仍然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发展难题。

从商业上看,SHEIN无疑是一家极为成功的出海企业,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就会面临史无前例的难题,即使SHEIN这次能从欧美监管的包围圈中“全身而退”、能顺利在伦敦上市,但长期来看,SHEIN依旧难以穿越迷雾。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